中国地缘广大,人口众多,风俗各异,中秋节的过法也是多种多样,并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海南和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晚上,皓月初升,妇女们便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当空祷拜。银烛高燃,香烟缭绕,桌上还摆满佳果和饼食作为祭礼。
中秋夜烧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塔高1—3公尺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塔还要用砖块砌成,约占塔高的1/4,然后再用瓦片叠砌而成,顶端留一个塔口,供投放燃料用。中秋晚上便点火燃烧,燃料有木、竹、谷壳等,火旺时泼松香粉,引焰助威,极为壮观。
一些地方还形成了特殊的中秋习俗。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外,还有香港的舞火龙、安徽的堆宝塔、广州的树中秋、晋江的烧塔仔、苏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
在我省,儋州的中秋歌节是最具地方特色的中秋习俗。儋州素有“诗乡歌海”之称,每年中秋,人们身着盛装,欢聚在儋州市北部地区的十几个乡镇集市,到处可见人如海、歌如潮的热烈场面。儋州中秋歌节从儋州民歌活动演变而来,最初产生在宋代末期,发源于儋州市北部的沿海地区。歌节一般由一个村的一组男青年与另一个村的一组女青年各排成一列,面对面地进行对歌。先由男方歌手领唱,后由女方歌手唱答,队形可随时变化。比赛不受时间限制,以“唱倒”对方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