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是初伏的第一天吗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夏至之后是三伏天吗 夏至是初伏的第一天吗

夏至之后不是三伏天,夏至也不是初伏的第一天,夏至过后还要再过一段时间才能入伏,具体入伏时间要从夏至之后的第三个庚日算起。

夏至过后温度开始上升,而且,夏至日是一年之中白昼最长,夜晚最短的时候,从夏至日开始,白天的时间开始变长,地面吸收的太阳能量比平时多,近地面的温度会越来越高,会开始逐渐进入伏天。

三伏天是什么时候

人们常说“热在三伏”,三伏是一年中气温最高,天气最热的时候。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总称。

作为每年最热的日子,三伏天什么时候来并没有固定时间,而是在每年的小暑和大暑之间,前人在根据我国阴历阳历气候规律对三伏天的到来有了大致的算法,以干支纪日法“确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头伏(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二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每伏十天共三十天。“有的年份”中伏“为二十天,则共有四十天。”

按规定,从“夏至”日开始算起的第3个“庚日”为入伏,并作为“头伏”的第1天,第4个“庚日”定为“中伏”第一天;从“立秋”开始算起的第1个“庚日”为“末伏”的始日,第2个庚日定为出伏,即伏天结束。

夏至和入伏的关系

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

夏至吃入伏面

俗话说“冬至饺子夏至面”,夏至吃面是一种风俗,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在古代,一到夏至人们都会举行祭祀仪式,祈祷来年风调雨顺。而此时恰逢民间新麦方出,人们就会用面食敬神。因为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而从现代的营养学角度出发,夏至前后正值新面粉上市,新鲜面粉中的营养成分较高。

因此,人们在夏至时节多吃面,一个是庆祝丰收,另一方面也能够从新面粉做成的面条中摄取到最营养的成分。

夏至吃“入伏面”好处多

夏至虽然不是夏天最热的时候,但也代表“三伏天”即将到来。因此,夏至以后最好要改变饮食,以易消化、清热下火的食物为饮食主体,面条就成了许多家庭的第一选择。因此,夏至面也称为“入伏面”。到了夏至,北方大部分地区都要吃面条,比如山东人要吃“过水面”,也就是面条煮好后要过一遍凉水再吃。夏至北方吃打卤面、炸酱面,南方吃的面就多了,如肉丝面、阳春面、干汤面、三鲜面、麻油拌面等。

小麦味甘、性凉,入心、脾、肾经。《本草拾遗》记载,小麦面可以“补虚,实人肤体,厚肠胃,强气力”。不少人还喜欢在夏天吃一碗热面促发汗,以祛除人体内滞留的湿气和暑气。另外,夏季容易受凉,鼻塞、头痛等症状时时有,煮一碗热面,加一点葱白或胡椒,趁热吃,有一定的发汗驱寒作用。

夏至吃面,配菜要丰

面条属于谷类食物,主要能提供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及B族维生素等,但是营养尚不全面,因此煮面时不妨多加一些配菜。

比如炒几个鸡蛋,再加一点黄瓜丝,胡萝卜丝,一点咸菜,把面煮好后过凉水,放到碗里,加入上述配料,最后淋上捣好的蒜泥,一碗三色入伏面就做好了,不仅颜色鲜艳,营养也更加全面。

显示全文
上海人立春这天要吃什么食物 与夏至有关的诗词精选鉴赏 立春简短温馨祝福 上海立夏吃什么传统食物 上海立夏有哪些传统食物 夏至吃荔枝有什么用 夏至为什么吃狗肉和荔枝 惊蛰乌鸦叫的下一句是什么 三伏天四大饮食注意事项 立夏节气吃什么水果蔬菜 立夏时节多吃这些时令蔬果 立夏养生粥推荐 六款立夏养心脾护肾脏粥品 中伏还叫什么 三伏天的中伏又称什么 入伏是从夏至开始吗 三伏的第一天是不是夏至 有关立春的意义 三伏天喝什么茶对养生最好 三伏天养生消暑5大茶饮 夏至之后是三伏天吗 怎么算入伏的时间 入伏庚日怎么计算 小暑关于荷花的诗词鉴赏 小暑荷花的诗句 夏至时节各地饮食风俗习惯 夏至在前还是立夏在前 立夏和夏至是一天吗 三伏天每一伏必吃的食物 适合小暑吃的10种时令消暑蔬菜 小暑吃什么蔬菜 来自民间的夏至美食 关于小暑的来历50字 广东人说的“中伏”含义 广东人说中伏什么意思 关于小满节气的健康小知识 小满节气养生保健常识 立夏吃蚕豆的寓意及好处 立夏为什么吃蚕豆 小满代表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