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早就发现人的养生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提出养生与十二时辰密切相关。由于每个时辰都有不同的经脉“值班”,人体中的气血也按照一定的节奏在经络中上下流动。养生要讲究“天之令”,注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只有有序地运动,才能获得良好的养生效果。
一年有十二个月,一天有十二个小时。养生不仅要顺应一年四季的变化,还要顺应一天十二时辰的规律。
十二小时养生,不是简单的排毒
紫时(23:00~1:00)胆经旺盛。
气血流经胆经,保证晚上11点前入睡,保持元气。胆囊的排毒需要在熟睡中进行。
中医养生观:万物静好眠
常见症状:头晕、口苦、水花、胆小、恐高。
做:睡觉。
忌:熬夜;吃晚饭。
此时,胆经最为旺盛。中医古人认为:“肝之余气,泄于胆,聚于胆,成胆精。思虑而不能决”,可见其重要性。胆囊。子时是一天中阴气最旺盛的时候,也是阳气初生之时,胆气也开始生发。
此时的养生就是要休息,否则会影响阳气,导致第二天精神不振。长此以往,胆气不足则有利于骨髓造血,胆气停滞则易导致胆结石和胆囊炎。胆小、恐高也是一种胆量不足。
丑时(1:00~3:00)肝经旺盛。
气血归于肝经,保证此时的睡眠是在滋养肝胆和血液。
中医养生观:肝藏血,不熬夜
肝脏的排毒应该在深度睡眠中进行。
常见症状:胸闷、乏力、黑眼圈,特别烦躁。
适宜:深度睡眠。
禁忌:熬夜;生闷气;长远的眼光。
此时,肝经最为旺盛,“肝藏血”,人的思想和行为有肝血供养,废血减少,新鲜血液产生。这种新陈代谢是在肝经最旺盛的时候完成的。
此时阳气长,肝血归。肝血不足会导致疏泄不正常,易怒。平躺不熬夜,是养肝血的好方法。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肝血不足、头晕目眩、视力模糊;女性有月经量少、月经推迟等后遗症。
阴时(3:00~5:00)肺经旺盛,4:00时呼吸最弱。
气血入肺经,全身对血气的需求增加,体弱者或年老者慎入。
中医养生观:肺主气,好好休息
肺部排毒。所以这段时间咳嗽的人会咳嗽得很厉害。由于排毒过程已经到达肺部,所以不需要吃药,以免干扰排毒过程。
常见症状:肺部胀满、咳嗽和喘息、骨盆疼痛(包括喉咙)。
宜:安眠或导呼吸,调肺经。
忌:熬夜;
此时,肺经最为旺盛,“肺面百脉”,肝新陈代谢,为肺部提供新鲜血液,进而为全身提供新鲜血液。通过肺部。因此,人在早上看起来面色红润,精力充沛。在银石,有肺病的人反应特别强烈。肺经在呼吸工作时工作得最好,此时脉搏最微弱。
阴时,人体气血开始由静转动,人应处于深度睡眠状态。这个时候人体的体温是最低的,所以要注意保暖,最好不要起床运动。
因为阴时起身活动,会调动体内的阳气,对身体的伤害很大。此时自然醒的人多为气血不足或肺邪。
卯时(5:00~7:00) 大肠经旺,利于排泄,宜多饮水。
气血入大肠经,大便应正常。
中医养生观:大肠当值排便
常见症状:牙齿疼痛、颈部肿胀。
宜:起床饮温开水;大便; 调理大肠经。
忌:饮酒
此时大肠经最为旺盛,“肺与大肠时辰与养生,表里同里”,肺会使全身充满充足的新鲜血液,进而推动大肠经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对食物中水分和养分的吸收,排出废物。这时候起床,大肠活动旺盛,适合拉肚子。
辰时(7:00~9:00)胃经旺盛,有利于消化,所以要吃早餐。
气血流入胃经,保证早餐正常。
中医养生理念:吃早餐的最佳时间
常见症状:腹胀、肠鸣、消化不良。
宜:适时吃早餐,调理胃经。
缺点: 早餐太差
此时胃经最为旺盛,7:00以后吃早餐最容易消化。胃火过旺,表现为口唇干燥、口干舌燥或生疮。胃经是最活跃的,所以这个时候一定要吃早餐。每天这个时候最好敲打胃经,让身体的发电系统开始运转。
四时(9:00-11:00) 脾经旺盛,有利于吸收养分和生血。
气血归于脾经,少言以养气。
中医养生理念:脾经当值,精神充足
常见症状:舌根强直,食后呕吐,胃脘痛,腹胀,时有嗳气。
宜:适量饮水,调理脾经。
禁忌:过度思考、久坐不动。
此时脾经最为旺盛,“脾主运化,脾主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节剂,也是人体气血的统帅。“脾开于口,其华在唇”。脾的功能好,表现为消化吸收好,血质好,口唇红润。唇白则气虚,唇黑、唇紫则寒入脾经。
中午(11:00-13:00)心经旺盛,宜小睡片刻。
气血走心经,建议中午小睡一下,养神。
中医养生观:心主神而午睡
常见症状:咽干、头痛、难以忍受的口渴。
适宜:吃午饭;小睡一下; 静养阴血,调理心经。
忌:午餐吃太多;饭后立即运动。
《黄帝内经》十二时经养生中讲到时辰与养生,心经在正午最为旺盛,“心主神明,开于舌,盛于舌”。表面。” 心气行血,养神,益气,养筋。人在中午可以小睡片刻,对养心大有裨益,即使在晚上也能使人神清气爽。心经此时保持着舒服的表情,适当的休息一下或者小睡一下。
中午,由阳转阴,人也需要在这个转折点调整气血。因此,午饭后不宜剧烈运动。你应该休息一下。休息是对心灵最好的保养,能让人在午后乃至晚上都面色红润,精神焕发。但注意午睡时间不要超过40分钟。
微时(13:00-15:00) 小肠经旺盛,有利于营养吸收。
气血流入小肠经。
常见症状:喉咙痛、下巴肿胀、肩痛、断臂痛。
宜:调小肠经。
忌:多食。
此时小肠经最为旺盛。小肠分清、浊水入膀胱,分糟粕入大肠,分精入脾。微时是小肠最活跃的时候,所以午餐要在下午1点之前吃。
申时(15:00~17:00)膀胱经旺盛,宜多运动,多喝水。
气血流入膀胱经,气血很容易运往大脑,所以学习效率会很高。
常见症状:头痛、眼痛、颈痛。
适量:适量饮水;锻炼; 快点上班;调理膀胱经。
忌:憋尿。
此时,膀胱经最为旺盛,膀胱藏水津液,运行水液,将阴茎排出体外。津液在体内运行,如果膀胱有热,就会引起膀胱咳嗽、咳嗽和夜尿症。当膀胱最活跃时,多喝水。
酉时(17:00~19:00)肾经旺盛,利于藏藏脏腑之精。
气血流入肾经,此时身体表现出的病理变化,都是肾的藏藏功能出现了问题。
中医养生理念:补肾益精两相宜
常见症状:四肢冰凉、腰酸背痛、耳鸣。
适:休息;调理肾经。
避免:过度劳累。
此时肾经最为旺盛,“肾藏生殖之精,肾为五脏六腑之精之根”。人体通过肾湿排火解毒,肾脏进入藏精于肾湿的阶段。肾经适合休息。
许时(19:00~21:00)心包经旺盛,可以增强心脏的力量,散步。
气血入心包经,主喜,此时人们通常有晚宴。
中医养生观:心包宜走走
常见症状:胸痛、心律不齐、双手灼痛。
宜:吃晚饭;开心; 散步,调节心包经。
忌:晚餐过肥;生气的。
此时,心包经最为旺盛,“心包为心外膜,附有脉络,为气血行行之道,邪不可忍,心伤”。心包是心脏的保护组织,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心包经旺于须市,能清除心脏周围的外邪,使心脏保持完美状态。心包经旺盛时,宜随便行走。此时,心脏、大脑和颅神经系统最为活跃。心脏不好的人此时应敲击心包经,效果最佳。
心包就像心脏的屏障,可以防止致病因素侵入心脏。此时进行舒缓活动,有利于加强心脏功能。
亥时(21:00~23:00)三焦通诸脉,息诸脉,安眠。
气血行于三焦经,活动轻则安眠。右侧卧,“睡如弓”。
中医养生理念:温水泡脚助眠
免疫系统(淋巴)排毒时间,此时应安静或听音乐。
常见症状:耳聋、听力模糊、喉咙痛、喉咙堵塞。
宜:安神;睡着; 调理三焦经。
忌:熬夜;生气; 喝茶。
此时,三焦经最为旺盛。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具有统摄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三焦贯海市诸脉。人在亥时沉睡,百脉得以休养生机,对身体大有裨益。百岁老人有一个共同又独特的特点。亥时困,这段时间最好睡觉,第二天容易醒来精神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