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虚心、有节、根固、质坚、潇洒、挺拔,所以,诗词中多为“坚贞”、“高雅”、“气节”的象征。
诗人借竹言志,托竹寓情,蕴藏着深邃的哲理。
表达了文人士大夫清高脱俗的雅趣,“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出自《绿竹筠》作者苏轼。赞扬竹子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秉性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出自《竹石》作者郑板桥。表现竹子高风亮节。“自是子猷偏爱尔,虚心高节雪霜中”,出自《新竹》作者刘兼。表现顽强生命力。“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出自《题李次云窗竹》作者白居易。表现忠诚。“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荫待我归”,出自《暮春归故山草堂》作者钱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