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大家都知道,雷暴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天气现象,它更多发生在热带地区与温带地区。有些朋友想学习雷暴的相关知识,那么,大家清楚雷暴的形成原因是什么?雷暴天气特征有哪些?下面是小编精心准备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雷暴的形成原因
雷暴的形成原因是开始于强对流天气,而强对流天气的出现,则是因为高温所导致的强烈大气环流,在水汽充足的热带地区,这种天气简直是家常便饭。
原理上,雷暴的诞生和云里面的电荷有很大的关联,这些电荷的产生原因也很简单,不断对流的大气会频繁摩擦,从而生成正负电荷,分别分布在云朵的上下两边。
当正负电荷的数量差到达一定程度之后,放电就开始了,这时候地面上的我们就会看到一道一道的闪电出现在天空。
那我们说雷电雷电,雷又是这么产生的呢?雷本质上就是闪电的产物,因为正负电荷交锋之后,会在空气中释放大量的热量,这些被加热的空气就会受热膨胀起来,对周围的其它空气形成冲击,如果这种冲击达到一定的规模,就有了我们听到的雷声。
所以我们经常问的那个问题,为什么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虽然标准答案是因为光的传播速度要比声音更快,但是即便二者速度一样,最后的结果也是一样的,因为闪电总是先产生的。
我们经常在气象报道里面看到树木被雷电击中的画面,这种情况出现一般是因为产生电荷的云层离地面太近,这也跟当地的地形有关,比如在山地和盆地当中,云层的高度确实会比其它地区要低,这也是为什么跟北方比,南方的雷暴天气要更多的原因。
总而言之,雷暴天气就是这一系列现象的集合体。
比起寻常的降雨天气,它的危险性要更高,因为从形成到演变再到最后的释放都保持着很大的强度,常常会给地面带来显著影响。
比如直接危及我们的电力系统,引发火灾甚至伤人等等,所以遇到这样的天气,我们最好不要外出,如果正好在外面,也要提高警惕,远离电力设施和高大的树木,保护好自身的安全。
雷暴天气特征
雷暴天气是夏季常见的天气现象。它是由对流旺盛的积雨云所产生,由于积雨云的强烈发展,常伴有闪电、雷鸣、暴雨、大风,有时还会出现冰雹、龙卷风和下击暴流等灾害性天气。
通常,在天气预报和对外服务工作中,人们习惯把只伴有雷声、闪电或(和)阵雨的雷暴称为“一般雷暴”或“弱雷暴”,而把伴有暴雨、大风、冰雹、龙卷风等严重的自然灾害性天气现象的雷暴叫做“强雷暴”。
一般雷暴强度低,维持时间较短,多为几分钟到一小时,但出现次数较多;强雷暴强度高,维持时间长,一般为几十分钟到几小时,个别可间歇维持数小时到几天(如冷涡雷暴)。一般雷暴和强雷暴都是对流旺盛的天气系统,它们所产生的天气现象统称为对流性天气。
强烈发展的雷暴可能带来龙卷风,并造成破坏。
雷暴要如何应对
不管你是不是位于上述城市,大家对于雷暴都要有足够的重视,毕竟雷暴可不会因为我们不知道就不会遇到,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1、在建筑物内怎么做?
一般来说,安装了雷电保护装置的建筑物理论上没有雷击的危险,但没有绝对的保险,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关闭门窗以阻止气流的流通。
不要看电视,切断家用电器电源,拔下插头。
不要打有线电话或手机。
不要洗澡或淋浴。
不要进入建筑物的顶部。
2、在户外时怎么做?
如果在户外,则危险度陡增,需要及时脱离危险地带,寻找躲避场所:
不在水陆交界处停留,如河边、水塘边,更不要游泳。
如果开车在外,最重要的是赶紧找地方停车。
不要停留在城市街道上,及时躲进商场或公共建筑。
远离突出物体,如路灯、铁塔、孤棚以及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