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不同的地区有各自的清明习俗,也有各自的提倡和禁忌的事情的,各自的看法是不同的。想知道台湾是怎么过清明节的吗?让我们一起走进台湾文化看看吧。
台湾民众的扫墓习俗,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一般祭扫,仪式及祭祀的东西比较简单,大都只供一些米糕、粿类和糕饼;二是修整祖墓,祭礼相当隆重,供祭的祭礼一般包括各种祭礼品十二种蔬菜及粿类、糕饼等。扫墓时一定要在坟墓的四周献置“墓纸”(用五色纸剪成长方形)每张纸压上小石头,还得放一沓在墓碑上。这个仪式俗称“挂纸”,是献给祖先的钱。
如果是培墓即修整祖墓,全家人要围在坟墓四周吃红蛋,蛋壳就撒在墓地上,含有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的吉祥意思。扫墓的同时,也要祭拜长期站在一旁守护墓地及祖先安灵的土地公(有一块小石碑),一方面是慰劳,更有感恩图报的意思。
台湾还有一个特殊习俗,如果在这一年内家中有喜事,扫墓时要整修坟墓,还得准备一个小红灯(油灯)点在墓前,回家时再带回家,据说可招来更多的喜气和吉祥。过去的台湾农村,每当扫完墓之后,都会有一群孩子前来讨粿类,来的人愈多,表示这一家族日后将愈发达,主人们也都乐意分送“发粿”或金钱给那些孩子们。
扫墓出发前的准备
一、先看黄历(农民历)确认出门与扫墓的良辰吉时与出行方向:
因为在台湾的社会文化当中,对“鬼神”是相当重视的,尤其是前往墓地或是灵骨塔更是有很多的禁忌,能够一开始就往好的方向前往并在好的时间扫墓除了是对祖先的尊敬外,更重要的是祈求子子孙孙的顺利与平安!
二、准备祭祀用的牲礼与纸钱:
台湾本省人与外省人的祭祀所准备的用品大部分是相同的,土葬墓与灵骨塔所需要准备的用品也差不多,当然除了佛教寺院附设的灵骨塔可能会有祭祀品的荤素差异外,大部分都是用三牲或五牲所祭祀的,台湾客家人的三牲是猪肉、鸡肉与鱿鱼或鱼,而五牲就加上鸭肉与豆腐干。
除了三牲或五牲外,还要准备发糕(代表子孙发财)、苹果(平安)与香蕉(黄色代表大吉大利),但是不可以选择番石榴,因为番石榴又叫番石榴,有“番”字,因为死人都番过来了不就是尸变了吗!也因为谐音的关系,所以西红柿也不可以在祭祀的水果之中,因为我们不想与电视剧一样“与殭尸有个约会”呀!祭祀用的纸钱也有分成金纸与银纸,金纸是给神的,也就是给土地公的,而银纸是给祖先与阴间的好朋友的。
备注:用番石榴不好还有一个原因,在台湾称会跳票或是没有信用的支票叫番石榴票,所以不用番石榴祭祀就是希望我们所祈求的福气不要跳票。
三、先在家祭祖:
传统中国道教说人有三魂,一魂在神主牌(祖先牌位)内,一魂在墓地,一魂则在天堂或地狱。所以扫墓前要先在家中先祭祖再出发前往墓地,这样是让家中牌位内的魂打电话给在墓地的另一魂,告之后代子孙要去扫墓与看他(我想时代进步,阴间应该也会进步,所以应该可以用电话联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