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佛教用语中的比丘是什么意思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27
文档

说起佛学入门那就不得不说一下佛门的法器还有人物了,但凡寺院内都有用于祈祷、供养、修行、法会等佛事的法器,高僧身上所佩戴的佛珠、锡杖、钵等都属于法器,当然还有一些佛教的工艺品也不外乎为法器。不过今天小编要来说说丘比,那么大家知道丘比是什么意思吗?

比丘,佛教指和尚。梵bhiksu。比丘,梵语bhiksu的音译,一般意译为“乞士”,俗称“和尚”。佛家指年满二十岁,受过具足戒的男性出家人。

比丘:巴利文:Bhikkhu,梵文:Bhiku,又作比呼。意译乞士(乞食)、董士、破烦恼(破恶)、除馑、净命。满二十岁,受了具足戒的男子称作比丘(俗称和尚)。比丘需守二五六条戒律。然而和尚一词在佛教中实际不是每个受具足戒,乃至出家的人可以称呼的。经云:和尚如父,阿奢黎为母。和尚翻译成亲教师,一般只有寺院的住持才能叫和尚。相对应的女子称为比丘尼。沙弥是比丘的接班人,式叉摩娜(学法女)是比丘尼的接班人。

比丘,梵语bhiksu的音译,一般意译为“乞士”,俗称“和尚”。佛家指年满二十岁,受过具足戒的男性出家人。比丘的具足戒共有二百五十条。《大智度论》卷三列举了比丘的五种意译:乞士、破烦恼、出家人、净持戒、怖魔。其中乞士是最常见的意译。

隋·吉藏《法华义疏》卷一说:“比丘名为乞士,上从如来乞法以练神,下就俗人乞食以资身。”比丘是佛的弟子,当然要从佛乞法,但为什么要向俗人乞食呢?原因是:比丘出家学法,一般不作治生产业,乞食不但可以省事修道,而且可以破除骄慢之心。《金刚经》载:“(佛)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释迦牟尼出家时,净饭王派憍陈如等五名亲信随侍。释迦成道以后,这五人在鹿野苑听法出家,是最早的比丘。

显示全文
2022年8月6日能搬家吗 哥的音节和音序是什么 2022年3月28日搬家好吗 2022年夏至可以同房吗 夏至出生的人性格如何 古代四大美女的最后结局 反常积分敛散性判别 中秋节快乐朋友圈经典祝福寄语篇三 2022年生肖属猪农历十一月哪天宜提车 中秋节情话微信 立式空调的优缺点是什么 中秋节快乐朋友圈经典祝福寄语篇二 处暑北方人吃什么传统食物 处暑北方人吃银耳 元旦吉利句子 汉朝末代皇帝是谁 怎样将文档目录转换为纯文本格式 处暑南方人吃什么传统食物 这老三样可以安排 一句话霸气公布结婚 2022年夏至什么能做要明白 2022年夏至可以做什么活动 2022年8月4日这天搬家吉利吗 2022年适合夏至种什么 2022年夏至可以种红薯吗 感谢老师的微信 三伏天的活动 朋友圈吸引人的说说搞笑 碳酸钠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七夕节经典的祝福语送女朋友 开国纪念币十文双旗现在值多少钱 三伏天的解暑办法 三伏天的谚语 2022年什么时间进伏 求紫苏杨梅的做法 抽什么的烟喝最烈的酒 三伏的运动 2022年入伏天哪一天开始 不锈钢水龙头的优势以及价格 三伏天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