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是每股现金流量的主要组成部分,根据现金流量表中现金来源的不同,每股现金流量又可分为经营活动中、投资活动中和融资活动中的每股现金流量。考虑到投资活动和融资活动并非我国绝大部分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这里我们选取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作为评价指标。
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该指标从现金流量角度反映了每股普通股的产出效率与分配水平的综合指标。需要指出的是,单期财务比率是无法充分反映处于动态之中的企业状况的。因此,一方面,要将公司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与同行业的平均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或相似公司的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进行比较;另一方面,还应当将公司各年的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按时间先后进行比较,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变动趋势,掌握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变动的主要原因。
同时还应当考虑公司所处的发展阶段,并充分利用报表以外的各种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才能更恰当地评价公司的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水平。
2、营业收入收现率营业收入收现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营业收入,如果一段时间以来该指标稳定在1左右,说明在这一时间段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与企业的营业收入保持着一个合理的动态关系。
如果该指标长期保持在1左右,在销售量没有较大变化的情况下说明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较为成功,不存在大量的应收账款,表明企业能够及时收回现金从而保证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因而收益质量较高。此外,分析该指标时,还应结合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中应收账款及营业收入的变化趋势,鉴别该指标大于1时,是否是由于企业近年来销售萎缩、以前年度的应收账款得到收回而形成的。
在该公式总因营业收入不在上市公司披露的报表中公布,故该指标无法直接获得,在研究中,我们可以借鉴关联方交易中关联方利润的确认标准,假定企业在其他业务经营活动中的获利率均为20%,从而以其他业务利润的5倍作为其他业务收入额来计算企业的营业收入。
3、现金流量充足率现金流量充足率=当期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当期负债偿还额 当期投资活动现金流量 当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股利支付额。
现金流量充足率计算公式中的各项目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其数值均取之于现金流量表中的相关项目。该指标综合反映企业在持续经营的基础上收益质量的高低。及时偿还到期的债务是企业维持良好信誉的基本条件,这同时也是企业保持后续融资能力以及避免被债权人起诉、要求破产清算的必然措施。
企业竞争力的增强有赖于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先进技术的引进,因此企业必须保证有适量的资金注入到生产资本和人力资本上。此外,股利分配的稳定增长则有利于增强权益资本的稳定性。所有这些都有赖于稳定而持续的现金流入,因此在保证这些支出的基础上,现金流量充足率如果能保持在1左右,则表明企业的收益质量较好;反之,如果显著低于1,表明企业缺乏充足的现金维持其必要的日常支出,说明收益质量较差。
但是,该指标并非越高越好,当该指标显著大于1时,说明企业有大量的闲置现金找不到合适的投资方向。
4、自由现金流量指标自由现金流量是公司在充分考虑了持续经营和必要的投资增长对现金的要求后,可用于对债权人还本付息和向股东分配现金股利后的剩余现金流量。
对于自由现金流量的称谓很多,有超额现金流量、多余现金流量、可分配现金流量等。虽然目前理论界对自由现金流量的内涵存在多种观点,但有一个共同之处,即都认为自由现金流量产生于正常的经营活动,并考虑了维持持续经营所需现金流量的要求。自由现金流量可以在维持现有增长的前提下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对于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由于对自由现金流量具体内涵有不同的认识,自由现金流量的计算形式也各有不同。肯尼斯。汉克尔认为 自由现金流量概念的不同决定了自由现金流量计算方式的差异,没有一个分析师可以运用现金流量表的数据计算出精确的自由现金流量,只能大致预测自由现金流量。
确实因数据采集的影响,一些看似精确的公式并没有太大的实用价值,这里,选取英国伦敦城市大学商学院的P。S萨德沙纳姆教授在其所著的兼并与收购一书中提出的自由现金流量的定义是 投资现金流出的税后的运营现金流量净值称之为自由现金流量。根据萨德沙纳姆教授的定义 自由现金流量=经营现金净流量-资本性支出-营运资本增加额。
用自由现金流量指标评价上市公司的收益质量克服了会计利润的不足。首先,针对企业可利用增加投资收益等非营业活动操纵会计利润的缺陷,自由现金流量认为,只有在其持续的、主要的或核心的业务中产生的营业利润才是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而所有因非正常经营活动所产生的非经常性收益不计入自由现金流量的。
其次,会计利润是按照权责发生制确定的,而自由现金流量是根据收付实现制确定的。正因为在会计上不以款项是否收付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依据,利润才会有较大的操纵空间,而自由现金流量是以是否收到或支付现金为依据,对它来说大部分粉饰利润的手法不起作用。利用该指标较强的盈利识别能力可以较好地反映出上市公司的收益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