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由于缺乏权威的评价机制和体系,豆瓣评分被视作评价影视作品好坏最公正可信的平台,是广大中国影迷最看重口碑平台,类似于美国的IMDB和烂番茄,以豆瓣评分的高低来评判作品品质成为业内的一种习惯。随着口碑对票房、收视率的拉动作用越来越明显,豆瓣评分在影视行业的影响力也逐渐增强。分量大了,争议也就来了。最初,豆瓣是以兴趣社区起家的,逼格很高,也积累一批真正热爱影视、见多识广的用户,他们对于影视作品的评价相对专业。另一方面,豆瓣是在商业方面最为克制的平台,相比淘票票、猫眼等有引导用户购票的目的,豆瓣要更纯粹,这也就是为什么一部电影在淘票票和猫眼的评分往往会高出豆瓣一大截。当然,看得多了,眼光也就挑剔了,所以豆瓣评分也相对苛刻。基于这种纯粹不功利的特点,豆瓣在普通观众心里积累了一定的好感和公信力。长久以来,豆瓣评分成为衡量一部作品品质最为重要的标杆,几乎所有评论的声音都习惯性的以豆瓣评分为出发点来看待一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