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古称古董羹,因投料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而得名。它是中国独创的美食,历史悠久。据考证,解放后出土的东汉文物镬斗,即为火锅。唐代白居易的《问刘十九》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其中的红泥小火炉,即是唐代流行的一种陶制火锅。 到了宋代,火锅的食法在民间已常见,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食谱中,便有其同友人吃火锅的介绍。元代,火锅流传到蒙古一带,用来煮牛羊肉。至清代,火锅不仅在民间盛行,还成了一道著名的宫廷菜,清宫御膳食谱上有野味火锅,用料是山雉等野味。乾隆皇帝吃火锅成癖,他曾多次游江南,每到一地都备有火锅。相传他曾在宫中大摆千叟宴,全席共上火锅1550多个,应邀品尝者达5000余人,成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火锅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