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能出门吗 清明节能出去玩吗
清明节能出去玩,因为自古以来清明节就有外出踏青,游玩的习俗。但是一些民俗认为清明节当天最好不要出门,据说,每年的清明节和鬼节(农历七月十四)都是鬼门关大开的日子,到了晚上会有群鬼出来夜游,怕搞不好就撞上了。女孩子本身属阴,晚上又是阴气渐重之时,所以清明节的晚上当然尽量少外出。
老人虽是用了迷信的理由,但却有一定的科学道理。清明时节正值刚过冬季,尤其是北方,早晚温差很大,民间也早有春捂秋冻之说,所以晚上寒气、阴气过重,不利于从冬转春的身体调节,这个时节最好是早睡早起,更利于人体的阴阳平衡。
清明节习俗
扫墓祭祖
清明节和冬至节、过年都是祭祖的重要日子,你知道民间清明扫墓从何时成为礼典的一部分吗?
寒食、清明扫墓的民俗在唐代时已经相传成俗,唐玄宗开元年间将寒食民俗的上坟祭扫列入礼典,允许士庶和王公以下官员行一样的上墓拜扫礼,以展子孙孝思。[1] 上墓奠祭准备祖先生前爱吃的食物,祭拜后哀泣辞别,可在看不到祖先坟墓的地方食用祭品馀馔,不可作乐,表示孝子之情。从唐以来,每年到了这时,全家上坟扫墓成了家族重要行事。
插柳戴柳
柳树生命力强盛,古人说柳枝具有辟邪功能,「取杨柳枝着户上,百鬼不入家」(北魏《齐民要术》)。戴柳、插柳是古人寒食节、清明节的习俗,传说追溯到春秋时代晋文公纪念忠臣介子推。宋代时民间上坟扫墓之后,往往折下坟墓边的柳枝插在坟上,也把柳枝带回家,插在门楣上以辟邪。陆游说的「人家插柳记清明」就是这般表现(《春日》)。
斗鸡、斗卵
寒食、清明斗鸡、斗卵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吕氏春秋·察微》记载,「鲁季氏与郈氏斗鸡」。北朝至隋代的《玉烛宝典》记载,「寒食此节,城市尤多斗鸡、斗卵之戏。春秋(时代)季郈鸡斗延及鲁邦」。
斗鸡是唐代时一种普遍的娱乐活动,文人墨客留下不少斗鸡的诗篇。孟浩然诗写临寒食情景「喧喧斗鸡道,行乐羡朋从」(《李少府与杨九再来》)。「斗鸡道」显露了斗鸡风尚的普遍,当时民间设有斗鸡场,就连皇上也喜欢玩斗鸡。
品骑火茶
清明前后,细雨霏霏,清明之气润茶叶,孕育了好茶。清明节採的茶有个专有名称叫「骑火茶」;火指举新火日也就是清明节。唐末五代毛文锡《茶谱》记载了「骑火茶」与清明节的关联:「龙安有骑火茶,最上,不在火前,不在火后故也。清明改火,故曰骑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