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什么时候成为我国法定假日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清明节哪一年定为法定假日 清明节什么时候成为我国法定假日

清明节,2008年被正式确立为法定节假日。2008年的4月4日——第一个“清明节”法定假日。

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更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第二次修订),规定自2008年1月1日起将清明、端午、中秋定为法定假日,清明、端午、中秋当日放假一天。

清明节作为法定节日有什么意义

第一,法定清明节假日,用以扫墓祭祖,用以追思先人,感念先人的功绩,饮水思源,弘扬孝道。特别是教育那些亲情已经淡化了的青少年孝敬父母、敬重老人,强化亲情纽带,强化子孙赡养父母祖父母的义务观念,以此奠定和谐社会的第一基础。

第二,法定的清明节假日,用以亲戚团聚、朋友团聚、同学同事聚会和郊游,用以增进社会成员之间的亲近和友好,特别是先加强亲属之间、乡党之间、单位之内等较小范围的社会成员之间的情谊,然后推而广之加强更大范围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友谊,使和谐社会建设有制度性的且合乎民俗的保障。

第三,清明节的全部民风民俗,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这一文化,可能还不只是孝亲敬祖、敦睦亲情乡情而已。更重要的是,这一文化习俗还传承了天地人三位一体的和谐理念,也就是我们今天所强调的“人与自然和谐”、“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活理念。当万象复苏、天气清明、春光明媚之际,我们以张开双臂拥抱自然的开朗姿态,在青草地上与亲友联欢,其意义就不仅仅是体育了。

关于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清明节的习俗:插柳

古时清明节要采柳条编成圈戴在头上。说此时戴柳圈可以免蚕毒。那是因为介子推母子抱着柳树被烧死的,戴柳插柳就是为他们招魂,同时有驱疫避邪、生机勃勃之意。古人也认为插柳能顺阳气。唐中宗时曾向侍臣赐柳圈,表示对臣子的关爱。宋朝时京城人在门上插柳条,叫作明眼,这天孩子们也必须戴上柳圈,说是防邪避毒、不闹杂病。清代、民国时也有插柳戴柳的习俗,有的竟然把房檐插满,显得青青可爱,生机勃勃。

清明节的习俗: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清明节的习俗: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节踏青的习惯。

清明节的习俗:植树

清明节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节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清明节的习俗:放风筝

也是清明节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节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显示全文
初五迎财神需要准备哪些东西 怎么迎财神 端午节昆明市最好玩的地方 清明前一天可以扫墓吗 清明扫墓提前多久最好 地方端午节的特色活动盘点 端午节的传说简短 端午节最简短的来历 清明节上坟防火禁止事项 清明节扫墓如何注意防火 清明祭祖扫墓的由来 清明有哪些花 端午节吃什么水果好 端午佳果有哪些 广东省清明节旅游去哪好 广东清明节踏青看花去处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什么节 清明节是传统节气吗 清明节是不是传统节气 吉林过年能回去吗 清明节哪一年定为法定假日 二月二龙抬头吃什么最好 清明江南旅游小众古镇推荐 清明节江南哪里人少 端午挂艾草菖蒲的传说 端午挂艾草菖蒲的意思 关于清明节的古诗四句鉴赏 清明节气的古诗词 寒食节位于清明节前一天 清明节是寒食节的第几天 清明女生经期能不能去扫墓 清明节月经来了可以扫墓吗 端午节不说快乐说什么 清明节扫墓横幅标语大全 清明文明扫墓横幅标语 正月十二有什么忌讳 大年十二的风俗和禁忌 清明节的由来和七大习俗 元宵节关于汉武帝的传说 大年初二吃的饭叫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