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清明节是什么关系
中元节清明节都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
中元节
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民间传统节日,“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时在农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七月十四日。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节,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七月十五上坟扫墓,祭把祖先。
中元节是古代节日三元之一,正月十五上元节,庆贺正月元宵。七月十五中元节,祭祀先祖。十月十五下元节也是寒食节,纪念古代先贤每年七月十五的中元节,是我国主祭祀的传统节日。它与寒食节、清明节合称我国古代的三大鬼节,每年主要集中在在农历的七月十五这天举行祭祀活动,但时间并不是固定的,在我国的南方地区,人们也有在七月十四祭祀的传统。也有一些地方从七月初就开始祭祖的仪式,在夜里将祖先接引回家中,然后一日三顿茶饭的供奉直到七月结束。
相传,农历的七月初一鬼门大开,阎罗王特许阴间的鬼魂会回到阳间接受后人的祭,而无人祭祀的孤魂野鬼就会飘荡在人间寻找食物。民间信仰祖宗崇拜,相信在中元节期间祖先会返回阳间的家中看望子孙后代。因此,民间会在中元节,祭祀先人,超度亡魂。
清明节
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8天,节气是按照阴历制定的,阴历没有闰年。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源于晋文公纪念忠臣介子推,以示不忘“清明”之志,于老百姓而言,是祭奠先人的一种的形式。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
中元节和清明节有什么区别
1.时间和起源不同
中元节又叫“鬼节”、“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最早起源于南北朝梁武帝时代,其历史应渊源于佛教,起源于佛教中 “目连救母”的故事,中元节由佛教盂兰盆会发展而来。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按阳历来说,清明节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2.祭拜对象不同
中元节从古至今中元节祭拜对象,从祭田、祭祖发展到超渡“无主孤鬼”。所以有的地方也把七月称为“鬼月”,需要祭奠, “七月半”也就演变成“送鬼节”。佛教徒每都举行盛大的“盂兰盆会”。道教也在这一天举行“中元普渡”,供奉食物及焚烧冥纸,让无主孤魂饱吃一顿。
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传统节日,活动为扫墓。清明节是后人用来怀念先祖,祭祀先人的日子,大多数孝子贤孙都会到坟地、火化厂或骨灰庵施行祭拜仪式,以寄托对列祖列宗的一片哀思、纪念和缅怀之情。
中元节习俗
1、放河灯:中元夜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2、烧袱纸:意在寄钱给祖先亡灵,好让他们在阴间有钱用,才能够更好的保佑我们。
3、祭祀土地:用新米祭供,烧香向祖先报告秋成,并把香枝插于地上,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征着秋收稻谷丰登。
4、放天灯:中元夜放天灯的目的是,一用天灯把霉运放出去,飞的越高越好。二是为在阴间准备飞升极乐世界的先人们照亮升天的路。
清明节习俗
1、放风筝:放风筝是古人在清明节的传统娱乐项目,为的是放走晦气,消灾解难。
2、蹴鞠:古人在清明提倡进行体育活动。而蹴鞠也是古代人们清明节最喜爱的一种游戏。
3、荡秋千:民俗相传,清明节荡秋千,可以驱除百病,而且荡得越高,象征生活过得越美好。
4、踏青:大约从唐代开始,清明节期间主要风俗是踏青,唐代大诗人王维诗句“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描述的就是当时人们在清明节前后踏青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