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怎样庆祝重阳节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重阳节怎么过 中国人怎样庆祝重阳节

重阳节,在每年农历的九月九日,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唐代之后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一直沿袭至今,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根据中华文化第一经典、第一智慧、第一哲学——《易经》的理论,“六”为阴数,“九”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个最大的阳数相重,所以叫“重阳”,也叫“重九”。

登高

九月初九,故乡的亲人都在登高、插茱萸,唯有诗人一个人在异乡、独自寂寞独自愁,他才分外怀念故土和亲人。

每逢九月初九,全家要登高望远,也就是到野外去登山。原意是为了避灾,人们要离开平时的生活环境,尽量到高处去,躲避凶气的降临,以此保佑平安。相传古时曾有一家人在九月九日佩戴茱萸登山,回来后发现家中牲畜皆亡,唯有登高远走的家人无恙。流传下来,上至帝后、下至民间,都会在重阳节这一天登高望远。

插茱萸

还有一个重要的仪式是在头上插茱萸,茱萸是一种中草药,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初九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遥望兄弟登高日,遍插茱萸少一人”,记的就是全家在重阳节登高插茱萸的活动。

赏菊

重阳节,草木黄落,群芳凋谢,此时只有菊花,傲然盛开,独领风骚。所以菊花不单是植物四君子之一,更是重阳节的主角。

除了赏花,重阳节还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唐代诗人孟浩然写到“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与友人把盏赏菊、共话重阳。而在陶渊明的心中,菊花是一种隐逸出世的人格形象,在《饮酒》诗里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东篱下的菊花,是他远离功名利禄,回归田园生活的淳朴初心。

吃花糕

重阳节的饮食之风,除了饮菊花酒之外,最有名的就是吃花糕。据《西京杂记》载,汉代时已有九月九日吃糕的习俗。糕与高同音,“吃糕”代表“登高”,有步步高升之意。

花糕也叫重阳糕,以米粉、豆粉等为原料,发酵,点缀以枣、栗、杏仁等果馕、加糖蒸制而成,五颜六色,香甜可口。

重阳节历史起源

据现存史料及考证, 重阳节的源头,可追溯到上古时代。古时季秋有丰收祭天、祭祀大火星活动。《吕氏春秋·季秋纪》有载,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丰收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重阳节起始于上古,成型于春秋战国,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传承至今。重阳祭祖民俗相沿数千年,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一个古老民俗。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七月半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

重阳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民俗观念中“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敬老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显示全文
情人节的来历和传说 情人节有什么传说 情人节的来历简短 腊八节七大传统美食介绍 中秋节是为了纪念谁 中秋节赏月的寓意简短 情人节旅游宁静美丽的地方 过了腊八节是什么节 腊八节之后是什么节日 八月十五送礼送什么好 八月十五中秋送礼五种最佳选择 七夕创意礼物送女朋友 三八妇女节女人放假吗 腊八节古诗解析 老人节是什么节日 老人节是什么族的节日 七月半鬼节的忌讳 七月半鬼节有哪些禁忌 端午节是安康还是快乐 端午节安康和端午节快乐的说法 麻姑节是什么时候 麻姑节是什么节日 七月十五为什么是鬼节 农历七月初七情人节 77情人节是几月几号 中秋节必吃的9种食物 三角粽的最简单包法窍门 最简单的三角粽包法与步骤 有关七夕节的经典古诗 关于七夕节的诗句有哪些 520情人节发多少红包合适 关于夜晚赏月时的古诗词 一个人赏月心情诗句 鬼门开在什么地方 鬼门开要注意些什么 中国鬼节有哪些 关于鬼门开的童谣有哪些 中元节祭祖包袱写法格式 中元节祭祖包袱怎么写 南京端午节旅游景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