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拍摄的“宗教村”街景我偶然到河北柏乡县一个乡村访友,突然发现一个怪象,家家户户大门上都装了镀铜的天主教标志。再看这个村,住房大都有些陈旧,街道弯曲泥泞、宽窄不一。我禁不住想,现在乡村公路都村村通了,为何这个村没实行呢?路面为何没有硬化?街道为何没有规划?宗教又为何这么普及呢?我带着疑问,开始特别留意这个村子的现状。街道两边墙上写的都是教堂的标语,还专门有教会的宣传板报,宣传五月是“耶稣圣母月”、六月炎夏是“圣心月”,讲解耶稣受难、十字塔赎买世界的罪恶等等,只是用粉笔字书写,看上去很简单,但如此大张旗鼓宣传,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村中还有一座教堂,是一个二层楼的建筑,在村子中显得有点庞大,星期六晚上和星期日上午,教民们就要在这里做弥撒,据说,教堂是村里老百姓自愿捐款和教堂的神父一起在几年前出资修建的。后来有一次,我和教友朋友聊天,她4岁的儿子正在床上玩耍,我问起孩子的学习,他突然说:“伟大的主保佑我考满分!”我惊讶地张大了嘴巴:这是4岁的小朋友说的吗?我了解了一下,村民有1800多人,入教率有90%。我惊诧于宗教已经深入了该村村民的生活。显然,这是一个“宗教村”。那么,我们的基层政府对此又有何作为呢?留意一下不难发现,街边除了挂着的几个零散的计划生育的小广告牌,连最普及的农村宣传标语都见不到。我们看不到基层政府对基础设施的规划,也看不到基层政权的话语权。教会虽然不介入村建设,但是我们的干部已经很被动了,党员的威信还不如神父。虽然我们不干涉宗教信仰自由,但我们应该关注农村文化发展的现状。在此,我呼吁各级领导部门重视这些现象,宣传部门的同志应该多深入农村,了解和寻找农村合适的宣传模式,让科技、历史、伦理题材的电影更多走进农村,尤其是这些数量不多的宗教村,让教民能平等地接受这些他们眼中的“异文化”。最主要的是把农村的经济建设搞好,把我们的生活环境搞好。希望能让更多的农民接受先进的科学知识,能勤劳致富。我们也呼吁政府部门该投入的要舍得投入,别让村干部处处向老百姓伸手,而是要成为农村的服务员。我认为,有“宗教村”并不可怕,问题是我们应把宗教村的硬件和软件搞好,让宗教的发展为和谐社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