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大暑是不是伏天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大暑小暑和三伏天区别是什么小暑大暑是不是伏天

含义不同: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一个节气,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二个节气,天气比小暑更热。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

时间不同:

小暑每年公历7月6至7或8日;

大暑每年7月22或23或24日;

三伏天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

小暑大暑三伏天哪个最热?

三伏天通常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而最热在中伏,正好是大暑期间。

夏至以后,虽然白天渐短,黑夜渐长,但是一天当中白天还比黑夜长,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仍比散发的多,近地面的温度也就一天比一天高。到“三伏”期间,地面吸收的热量几乎多于散发的热量,天气也就最热了。

所以,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并不出现在夏至,而是出现在夏至以后的“三伏”。

每年入伏的时间并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尽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比较麻烦。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

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

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每个庚日之间相隔10天,从初伏到中伏的时间为10天,末伏也是 10天;中伏可能10天,也可能20天,因为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

看来,庚日出现的早晚将影响中伏的长短,所以,就出现了有些年份整个伏天30天,有些年份40 天的情况。

显示全文
关于夏至美好的的诗句 夏至节气唯美诗句 小满吃什么祛湿 小满时节清热利湿食物食谱推荐 立夏养生重在养什么 夏时节养生原则及注意要点 立夏吃蛋有什么讲究 春分后天气是冷还是暖 三伏天如何饮食养生 立夏农事活动之农田管理 惊蛰的风俗活动和禁忌 惊蛰有什么讲究和忌讳 2023年三伏天时间表 2023年入伏出伏什么时间 描写小暑的古诗 小暑节气在古诗词中乘凉 立春养生灸好处多 立春节气艾灸防疾养肝护肝 夏至的到来代表着什么 立春是几月几日几点 大暑小暑和三伏天区别是什么 每年三伏天有多少天 每年三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 为什么要在芒种节送花神 六款芒种时节清热祛湿食谱 小暑是三伏天开始吗 24节气小满含义解释 惊蛰民俗活动 夏至狗肉节是怎么来的 夏至狗肉节风俗 立春这天有什么讲究 立春有啥忌讳 中伏养生食物推荐与注意事项 中伏吃什么对身体好 春分吃春菜有什么典故 春分吃春菜是什么意思 立春剪头发有什么讲究 立春可以剪头发吗 小暑时节降暑增食欲爽口小凉菜 小暑吃什么凉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