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绒服的标签上主要有含绒量和充绒量两种标注。而消费者在购买时,习惯于先摸摸厚薄;其次再考虑长短(以为长款羽绒服比短款羽绒服更为保暖)。部分消费者会留意到羽绒成分和含绒量,认为一般含绒量在90%以上,就绝对是保暖效果好的羽绒服。对充绒量是多少克,则很少有人去注意看。
依据羽绒服装国家标准GB/T14272-2011,含绒量是指绒子和绒丝在茸毛羽绒中的含量百分比。依照国家纺织及皮革商品质量监督查验中间的解读,含绒量是决议羽绒茸毛质量好坏的最重要目标,含绒量越高的羽绒,保温隔热作用越好。
充绒量则是指一件羽绒服填充的全部羽绒的重量,在标签上一般用克来标示。即使一件羽绒服的含绒量很高,假如羽绒服内填充的羽绒量过少,那么也会影响保暖作用。由此可见,假如消费者想知道一件羽绒服填充了多少羽绒,保暖作用好不好,光看含绒量这个相对数值是不行的,还要看充绒量这个肯定数值。
而且,国家公布的<消费品使用说明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规则,应标明商品选用质料的成分称号及含量,而且按其给出的示例,羽绒服应标明羽绒品种、含绒量和充绒量。也就是说,市面上所售的羽绒服,假如只标示了含绒量,而未标示充绒量,是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