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腊八节的故事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腊八节的由来故事

按照中国农历,每年十二月被称为腊月,而腊月初八日又被称为“腊八节”。

“腊”,《说文解字》称“腊,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可见“腊”本是古代的一种在冬至后第三个戌日举行的祭祀活动。《礼记·月令》载:“(孟冬之月)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大割祠于公社及门神,腊先祖五祀,劳农以休息、之。”孔颖达在注疏中解释说:“腊,猎也。谓猎取禽兽以祭先祖五祀也。”

由此可知这个节日的创立,是远古时代每年年终祭祀先祖的一种习俗。对于这一祭祀习俗,《风俗通》记载说“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腊,汉改曰腊。腊者,猎也,田猎取兽祭先祖也”。各种禽兽经过一年的生长,膘肥毛美,歇冬的农人猎之用干祭祀,可谓取之有道,用之当时。但当时腊祭的日期并不固定,规定在每年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举行,并将这个日子称为“腊日”。将“腊日”定为每年的“腊月初八”始于南北朝时代。南朝梁代的宗凛在《荆楚岁时记》中明确记载说“十二月八日为腊日。”干是,腊八这天便成为腊月里重要的一个节日了。

“腊八”这个节日得以盛行,除了古老的腊祭原因以外,与后世的佛教传说也有很大关系。据史书记载,在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因传说释迎牟尼出家后,苦于修行,在饥饿困境中得一牧羊女用“奶粥”搭救,这个日子换算成中国农历,也正好是腊月初八。佛门为了弘扬此事,宣称腊月初八是佛祖释逝牟尼的“成道日”,佛教徒便在这一天施粥扬义,弘扬佛法,举行各种浴佛活动。因而腊八又成为了佛教的“成道节”。由此,我国固有的传统节日“腊八节”的和风俗活动在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得以丰富和发展。

腊八节,时在农历十二月初八日,中国人简称“腊八”。中国远古时代的一种祭礼称腊,也就是人们常在冬月用猎获的禽兽祭祀先人以祈福避灾,称之为“腊月”。猎、腊古时相通。后来便将十二月称为“腊月”,将举行冬祭这一天称为“腊日”。腊日当时并不固定在腊月初八。从先秦起,被当作“年节”欢度。到了汉代,才明确了从冬至过后的第三个戍日为“腊日”,不过在这一天并不吃腊八粥,而只是作为祭奉诸神的日子。直到南北朝时,才将腊月初八日固定为“腊八节”。人们借此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并祈求丰收和吉祥。

《荆楚岁时记》记载:“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谚语:‘腊鼓鸣,春草生。’村人并击细腰鼓;戴胡头,作金刚力士以逐疫。”以此来迎接新春之情景。腊八也是佛祖成道节,据传,佛教创始人释迎牟尼在得道成佛之前,曾遍游名山大川,访间贤明,寻求人生的究竟和真谛。一天他走到一荒僻处,又累又饿,晕倒在地。正好这时,一位牧女取来泉水一口一口地喂他,又从山上采来野果加进小米为之熬制成粥,释迎牟尼吃了,顿觉元气恢复,精神振奋,感到那粥真是美味甘露,然后他又洗了澡在菩提树下静坐沉思,于十二月初八日得道成佛。从此,每到这天寺院众僧便举行集会,诵经演法,喝黍米粥,以示纪念。

民间故事腊八节的故事

“赤豆打鬼”的风俗

传说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氏,三个儿子死后变成恶鬼,专门出来惊吓孩子。古代人们普遍相信迷信,害怕鬼神,认为大人小孩中风得病、身体不好都是腊八节由于疫鬼作祟。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红)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说法。所以,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红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秦始皇修建长城

天下民工奉命而来,长年不能回家,吃粮靠家里人送。有些民工,家隔千山万水,粮食送不到,致使不少民工饿死于长城工地。有一年腊月初八,无粮吃的民工们合伙积了几把五谷杂粮,放在锅里熬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最后还是饿死在长城下。为了悼念饿死在长城工地的民工,人们每年腊月初八吃“腊八粥”,以资纪念。

每逢腊八都煮粥喝,既表示腊祭日不忘祖先勤俭之美德,又盼神灵带来丰衣足食的好年景。

对忠臣岳飞的怀念

当年,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正值数九严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千家粥”,结果大胜而归。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飞死后,人民为了纪念他,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终于成俗。

朱元璋之说

腊八节起源于元末明初,据说当年朱元璋落难在牢监里受苦时,当时正值寒天,又冷又饿的朱元璋竟然从监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朱元璋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这锅杂粮粥为腊八粥。美美的享受了一顿。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为了纪念在监牢中那个特殊的日子,他于是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把自己那天吃的杂粮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

勤俭持家

早先有户农家,就老俩口守着一个儿子。老头是个勤快人,整天泡在地里,早出晚归,精耕细作,调理的几亩农田年年五谷丰登。老婆是个勤俭人,院子里修整的瓜棚遮天,园菜铺地,一日三餐,精打细算,家境虽不富裕,但一年四季吃穿不愁。老俩口不但勤劳节俭,还心地善良,碰上谁家揭不开锅,常常拿些米粮接济人家,度过难关。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他们的儿子已经十七八了。虽说大小伙子长的五大三粗,身强力壮,可是跟他爹娘不一样,懒得出奇。这也是从小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娇惯坏了。长大了还是胡吃闷睡,游游逛逛,什么活也不干。

一天,老汉摸摸花白胡子,感到自己老了,对儿子说:“爹娘只能养你小,不能养你老。要吃饭,得流汗。你往后学学种庄稼过日子吧。”儿子哼哼两声,这耳朵进,那耳朵出,照旧溜溜达达,胡吃闷睡。

不久,老俩口给儿子娶了媳妇。原想儿子成了家,小俩口该合计怎么干活过日子了。哪知这个媳妇跟儿子一样,也是好吃懒做,横草不拿,日头不落睡,日出三竿起,不动针线,不进灶房,倒了油瓶也不扶。

一天,老汉梳着满头白发,自知土已埋到了脖子,就把满心的话说给媳妇:“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要想日子过得好,勤俭是个宝。”儿媳妇把这话当成耳边风,一句也不往心里放。

过了几年,老俩口身患重病,卧床不起,把小俩口叫到床前,嘱咐再三:“要想日子过的富,鸡叫三遍离床铺。男当勤耕作,女应多织布...”话没说完,老俩口一起去世了。小俩口托乡亲埋葬了两位老人,看看囤里粮缸米、柜里棉花箱里衣。男人说:“有吃有喝不用愁,何必下地晒日头。”女人说:“夏有单衣冬有棉,何必纺织到日偏。”小俩口一唱一和,早把两位老人的遗嘱忘到脑后了。

显示全文
重阳节适合送老人什么礼物 520贺卡内容给女朋友怎么写 520情人节礼物贺卡浪漫话语 中元节烧包袱的格式和写法 包袱的写法格式及称呼 鬼节是什么时候放鬼出来 小年为什么分南北方 为什么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中秋节吃月饼的来历简短 中元节不能去别人家吗 中元节去别人家好吗 鬼节的由来和禁忌 关于鬼节的来历故事 网络情人节是多少号 八月十五是什么意思 广东腊八节喝腊八粥吗 鬼节去寺庙烧香吗 鬼节去寺庙烧香有什么讲究 中元节是什么节有鬼吗 中元节最招鬼的七种东西 描写跟七夕有关的诗句有哪些 八月十五放假时间 八月十五放几天假 一年的情人节都有哪些时候 最早的元旦是什么时候 七夕节被赋予哪些内涵 鬼节晚上开窗睡觉好吗 腊八节喝腊八粥寓意 中国传统节日七夕吃什么 七夕节人们干什么吃什么 七夕节中国人干什么 七月十五日中元节出生的明星 有哪些明星是中元节出生的 白色情人节是女生送礼物吗 3.14白色情人节谁送谁 七月生的人是不是鬼月 为什么八月十五的月亮最圆 为什么中秋节的时候月亮最圆 重阳节美食有哪些 鬼节上坟有什么讲究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