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为什么要看春晚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春节为什么要看春晚

春晚作为亿万中国人、华人华侨们共同瞩目的电视节目,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性巨变。上世纪,国人的生活水平仅处于刚刚解决温饱水平的地步,尚无余力去注重自身文化等其他方面的提升。因而,春晚作为覆盖面最广的电视节目,在春节这个特殊的时间段内可以说是家喻户晓,除夕之夜全家共同看春晚就成了一个必备的项目。从此之后,看春晚就成了春节的习俗之一,而且春节有着守岁的习俗,春晚就成了一家人守岁过程中的娱乐方式之一,并且一家人看春节联欢晚会还能够促进彼此之间的关系。

春节看春晚的由来

春晚是春节晚会的简称,泛指央视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春节晚会:每年除夕之夜至第二年初的一场晚会,因举办时间为传统春节,所以叫春节晚会。

广义上的春节联欢晚会可以追溯到1956年。当时由张骏祥任总执导,谢晋、林农、岑范、王映东任导演、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春节大联欢》。

根据影片内容显示,当时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国现场直播了当时的演出。当时的很多大师都曾经出镜,如越剧大师徐玉兰、王文娟、评剧大师新凤霞、京剧大师梅兰芳、相声大师侯宝林、人民艺术家老舍、巴金、表演艺术家赵丹等人。央视具有春晚性质的“迎新春文艺晚会”是自1979年除夕开始播出。

1983年,首届现场直播形式的春节联欢晚会在央视正式播出。起初是中国中央电视台在每年农历除夕晚上为庆祝农历新年在其第央视一套节目直播的综艺晚会,后来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军事·农业频道、央视英语新闻频道、央视西班牙语国际频道、和央视法语国际频道都会同步直播。此外,从2008年至今,高清频道也进行彩排的录像转播;央视网、PPLIVE、中国网络电视台等网络新媒体也会同时进行转播。

为何现在看春晚的人越来越少

近年来,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提升,开始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领域,“春节假期”就变得不仅仅是春节,还有“假期”!对于许多人而言,一些该有的拜年等春节活动还是可以有,但“假期”的放松特质也必须要有。而对于常年工作在一线的人而言,这个长假不仅仅是一起打打牌、摆摆龙门阵、看看春晚,更想要的是一种轻松自在的生活状态。差异化的需求很显然就分流了一部分春晚观众。

其中,趁着春节假期去旅游就受到相当一部分人的青睐。据中国旅游研究院不久前发布《2018春节出境旅游趋势预测报告》,今年春节长假预计出境游人次将达到650万,规模为历史之最,消费总额将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而春节期间国内旅游的人数只会更多。

除此之外,互联网传播的特性让春晚依靠央视这种“从一到多”的传播模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新生一代更愿意参与其中,而不愿意做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当然,从手机短信参与到现在的各种摇一摇、扫码等方式,春晚节目组也是煞费苦心,但效果却不甚理想。从一定程度上来讲,传统传播渠道的影响力正在衰退。

而另一方面,经常会听到有人说“今年的春晚不好看,年味越来越淡了!”。这其中,固然有上述人们注意力转移的因素,但春晚内容制作可能也是越来越不走心了。春节是一个团聚的节日,一个喜庆的节日,也是一个怀旧的节日……因而,在节目设置上,本就应该围绕着这些主题来进行。但现在的春晚似乎越来越“流行风”了,请来一堆所谓的“明星大腕”来助阵,歌舞越来越多,传统的惹人乐不停的节目越来越少,简直就变成了一场场演唱会,而非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欢庆的舞台。不接地气的春晚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已成为一个难题。

春晚的文化象征意义

春晚有着重要的文化象征意义。就像春晚在大年三十除夕之夜的黄金时间播出一样,春晚与守岁、吃年夜饭、家庭团聚等民俗结合起来,象征着团圆,象征着和谐,也象征着社会共识的达成。

首先,春晚的“语法”是总体性的,试图全景式地展现国家和社会的变化。相比娱乐化、低龄化的电视综艺节目,在央视一号演播大厅这一象征性的舞台上,春晚既要有对国富民安、国计民生等大事的关注,又要对家庭矛盾、养老、婚恋等柴米油盐的小事有所反映;既要表现人民过上好日子的幸福和愉悦,又要对守护边疆的战士、在工作岗位坚守的普通职工以及生活在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送去新春祝福;既要照顾中老年观众的文化趣味,又不能忘记“小镇青年”和广大乡村观众的欣赏习惯。这使得春晚成为分众化时代少有的带有全民色彩的文化舞台。

春晚还呈现出一种包容性和多元化的文化景观。从80年代开始,春晚不再是整齐划一和自上而下的文化宣传,而是试图吸纳不同的表演风格和文化形式。一是,主流文化与通俗文化的结合,比如从1984年开始邀请香港、台湾演艺明星参加春晚,这不仅推动港台流行文化在内地传播,而且实现了内地与港澳台的文化融合;二是,高雅文化与群众文化的融汇,既有男高音等美声唱法、京剧、昆曲等国粹经典,也有娱乐演艺明星的成名曲,还要有出身草根等非职业达人们的才艺表演;三是,民族文化、小众文化等的展示,每年春晚,少数民族舞蹈和歌曲是必不可少的节目,一些受到青年人欢迎的节目也会闪亮登场。

从主流文化角度看,春晚也是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典范。新时期以来,主旋律文艺与文化市场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怎样更好兼容的问题,有些过度娱乐化、商业化的大众文化常以利润为导向。春晚却是一个例外。90年代以来从节目冠名权到零点钟声等各个环节都设置不同的广告价位,可以说,很少有一个文化平台可以像春晚这样,既传递积极、正面的主流价值观,又让普通百姓喜笑颜开,让各大赞助商得以确立品牌价值。

春晚越来越难办是不必讳言的现实,但各方依然顶着压力争取给全国人民奉献上一桌美味可口的“年夜饭”。因为对于几代电视观众来说,如果没有春晚,便少了些年味。

显示全文
春节看春晚的由来 国内春节旅游冷门好玩的地方 春节为什么要回家过年 春节回家过年的暖心理由 中国什么节日吃汤圆 春节长沙周边哪里好玩 长沙周边少有人知的小众景点 扫墓鲜花一般几束 端午节北京周边游玩好去处 龙抬头的由来传说 元宵节的经典诗句大全 清明具有农业参考价值的农谚 端午的习俗避五毒 端午节的五毒指的是什么 寒食节在什么季节 春节期间留守岗位属于加班吗 过年留守岗位加班费怎么算 春节高速免费提前上高速免费吗 春节高速免费前上高速要交过路费吗 清明节烧纸的时间 春节期间能不能办酒席 厦门端午节游玩最佳去处 二月二理发不分男女老少皆宜 春节期间安排工作要依法支付加班工资 清明假期游西湖绝佳路线推荐 二月二龙抬头要理发吗 清明节上坟花束一般包多少朵 清明时节属于什么季节 清明是不是二十四节气 大年初三能不能出远门 大年初三可以出门吗 清明节浙江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复活节和清明节对比 清明节和复活节的区别 端午包粽子的风俗由来 清明节青岛游玩最佳去处 青岛清明节适合去哪里旅游 清明三天去旅游比较好 大年初六当天必吃的传统美食 大年初六吃什么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