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故事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端午节吃粽子寓意什么

1、纪念屈原

端午吃粽子,现在人们普遍公认的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传说,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

老百姓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2、“粽”驱蛟龙

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要用艾叶包住,用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这样就不用担心再被蛟龙破坏了!”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

3、求子

端午节中,人们会互赠九子粽寓意求子。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种,即为九只粽连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状各异,非常好看。且因为“粽子”谐音“中子”,民间有吃了“粽子”能得儿子的风俗。“粽子”是“众子”的谐音,寓意人丁兴旺。

历史上关于粽子的记载:

历史上关于粽子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粽”字本作“糉”,芦叶裹米也。从米,葼声。

西汉时一些地方端午时吃“枭羹”。《史记》“孝武本纪”注引如淳言:“汉使东郡送枭,五月五日为枭羹以赐百官。以恶鸟,故食之”。大约因为枭不易捕捉,所以吃枭羹的习俗并没有持续下来。

西晋周处称呼粽子为“角黍”,《风土记》中有“仲夏端五,方伯协极。享用角黍,龟鳞顺德。南北叫法不同,古时候在北方称为“角黍”,因北方产黍,用黍米做粽,角状,故称“角黍”。

200年后南朝梁文学家吴均在《续齐谐记》中说:“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遂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按《齐谐记》说法,因为怕祭屈原之米被蛟龙所窃,因此创造了粽子这种形色。因为蛟龙怕楝叶、绿丝。可见人们对忠义之士感情之弥笃了。

从南北朝以后,民间开始有粽子,源自百姓祭奠屈原的说法。话说当年屈原投身汨罗江之后,百姓莫不感叹哀伤,空有抱负的屈子就这样离开了楚国,实乃国家损失。所以百姓为免让鱼虾侵蚀屈子,就纷纷将米粮投入江中,希望鱼虾只顾吃这些米粮而不损伤屈子肉身。 而后,据古书记载,是屈原托梦百姓说,米粮投入江中实则被江中的蛟龙所食,如果用艾叶包裹,再绑以五色绳,则可以免遭蛟龙吞食;这才有了后来的粽子。 另有民间传说:包粽子其实是暗示屈原是被绑着扔到水里害死的,并不是自杀的。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却说:“糉”,俗作粽。古人以菰芦叶裹黍米煮成,尖角。清楚说明用菰叶裹黍米,煮成尖角或棕榈叶形状食物,所以称“角黍”或“粽”。明清以后,粽子多用糯米制作,这时就不叫角黍,而称粽子了。

端午节吃粽子禁忌:

1、粽子不宜冷食,一定趁热食。粽子的主料是糯米,支链淀粉含量高。糯米加热后,支链淀粉会糊化,有利于被消化酶分解,更易消化;而一旦冷却,淀粉会老化回生,分子间凝固加强,不容易被消化。

2、吃粽子时最好能同时喝茶水,帮助吞咽和消化,有节制的食用,一次少吃一点,可选择迷你粽子。

3、吃粽时应该搭配凉拌青菜、水果沙拉,缓解肠胃不适。

4、粽子要充分加热,煮热变软后才能吃。

5、如有胃病的人吃粽子可选白米粽,别蘸糖,不要吃得太甜。

6、有胆结石、胆囊炎和胰腺炎的病人,不要吃肉粽、蛋黄粽等脂肪、蛋白含量过高的粽子。

7、食用前需充分加热至软。

显示全文
正月十五元宵节能洗头发吗 正月十五洗头有什么说法 元宵节风俗活动简单介绍 清明节的农历日期是固定的吗 清明节在农历的哪一天 清明节合肥游玩赏花好去处 北方端午节吃什么粽子 北方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吃什么 天津端午节旅游最佳去处 大年初五的禁忌有哪些 正月初五有什么说法 正月初五有什么说法 大年初一为什么不能叫名字起床 为什么初一早上不能叫名字起床 大年初六吃什么最好 大年初六当天必吃的传统美食 清明三天去旅游比较好 青岛清明节适合去哪里旅游 清明节青岛游玩最佳去处 端午包粽子的风俗由来 清明节和复活节的区别 复活节和清明节对比 春节四川游玩一些冷门而美丽的地方 春节四川省内旅游哪里好玩 春节家庭旅游最佳去处 为什么会根据公立来确定日期 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四川春节返乡人员最新规定 端午节3天去哪旅游好 大年初三各地风俗盘点 端午节当天各种风俗活动大全 端午节习俗活动有哪些 清明节是什么时候列入法定节假日 清明节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关于粽子的古诗有哪些 端午节吃粽子的诗句 五大清明养生知识要知道 清明时节如何养生 清明节当天扫墓有什么说法 清明节当天扫墓好吗 清明扫墓穿衣有什么讲究 清明节扫墓穿什么衣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