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是阳历几月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腊月是几月 腊月是阳历几月

每年的农历十二月也叫腊月,十二月为一年的最后一个月份,俗称为岁尾,有腊冬、残冬、穷冬、腊月、冰月、余月、极月、清祀、冬素、大吕等30多种称呼。其中,人们最熟悉和熟知的当属“腊月”。所谓“腊”,本为岁终的祭名。有“冬至后三戌祭百神”之说,即每逢冬至后的第三个纪日干支中含有地支“戌”的日子,南北朝时期固定在十二月初八日,传统民间都要猎杀禽兽举行大祭活动,拜神敬祖,以祈福求寿,避灾迎祥。这种祭奠仪式称为“猎祭”。因“腊”与“猎”通假,“猎祭”遂写成了“腊祭”,因而年终的十二月被叫做腊月。此风俗起源于秦汉时期,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下令制定历法,将冬末初春新旧交替的十二月称为“腊月”,十二月初八日叫“腊日”。

腊月的来历

按农历,每年十二月又称为腊月,也称蜡月。“腊”,是指岁终的祭名,和过年时的祭祀有关。古人认为祭祀非常重要,把岁终祀祖先、祭众神的祭奠仪式称为“腊”。在商朝,每年春夏秋冬都要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其中,因为天寒农闲,劳力充裕,是狩猎的好时机,所以冬祀规模最浩大、最隆重,后将冬祀称为“腊祭”,就是在腊月合祭众神。

在汉应劭《风俗通义》里有这样的记载:“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用大蜡,汉改为腊。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先祖也。”又有:“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意思是腊月是新旧交替之时,要通过打猎获取猎物,祭祀祖先神明,辞旧迎新。

腊月的传承与发展

腊月在一年的末尾,天气十分寒冷,古时候的人们每到这时候,农事告竣,进入农闲时期,所以有“冬闲”之说。他们会用这个时期来为即将到来的春节做准备。从腊月初八开始,喝腊八粥,然后扫房、请香、祭灶、封印、写春联、办年货,直到除夕夜,内容丰富多彩。古时候的人们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一直要过到元宵节才算结束。

到了现在,虽然很多习俗都被简化了,但人们依然遵循着过去的传统庆祝腊月。中国人会拿出近一个月的时间为春节做准备。在这一个月中,人们要结算一年的往来账目,给自己一年的生活做个总结;还要慰问亲戚、邻友、同僚,以便今后能更好地相处;更重要的是要准备好年货,对保佑、赐福于他们的神祇、祖先有个交待。

腊月歌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去割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腊月习俗

腊八

其实,腊月习俗真正的开始,应该是腊八这一天。在汉代之前,腊祭的具体日期并不固定。汉代之后,确定了从冬至过后的第三个戍日为“腊日”,不过在当时这一天并不喝腊八粥,只是作为祭奉诸神的日子。直到南北朝时期,才最终将农历十二月初八固定为“腊八节”。腊八,是我国北方的一个重要日子,习俗就是当天“喝腊八粥”,又叫“七宝五味粥”、“佛粥”、“大家饭”等。在很多佛教寺院就会在这天进行施粥,当地人为图吉利,都会一早去抢喝腊八粥。腊八粥,是一种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的粥。不同地区用料虽有不同,但基本上都包括大米、小米、糯米、高粱米、紫米、薏米等谷类,黄豆、红豆、绿豆、芸豆、豇豆等豆类,红枣、花生、莲子、枸杞子、栗子、核桃仁、杏仁、桂圆、葡萄干、白果等干果。

腊月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这天在北方都叫小年,是过年的开端。据传这一天,灶王爷要上天禀报这家人的德行,让玉帝赏善罚恶。所以人们会在当天准备好供品送灶神上天,供品就是芝麻糖(河南焦作的特产),又甜又黏,就是为了让灶王上天之后嘴巴被黏住,说不了坏话。吃了祭灶的芝麻糖,拜了灶老爷之后,就真正的要投入到迎新年的忙碌中了,这就是传统的祭灶日。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其实,就是年终大扫除,家家户户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等等。因为“尘”与“陈”谐音,腊月中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所以,腊月扫尘,就是把家里一切的“穷运”、“晦气”都扫出去,以期盼来年运势更好。既有驱除病疫、祈求新年安康的意思,也有除“陈”(尘)布新的情感愿望,此习俗向人们传递着过年忙碌气氛的信号。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做豆腐”。因“腐”与“福”有相似的发音,做豆腐就意味着来年收获幸福和福气。传统文化中,这一天的民俗活动主要还有接玉皇、照田蚕、千灯节、赶乱岁等。现在,人们大多都不会自己做豆腐,但在农村,很多做豆腐的店铺在这一天会非常热闹,这天会是全年生意最好的一天。当然,人们除了抢购豆腐以外,还会在窗户和门上把“福”字倒着贴上,倒福倒福,福到福到,表达了希望“幸福、福气”来到家里的美好愿景。

二十五,做豆腐

“二十六,去割肉”。这一天家家户户要杀猪割年肉,开始置办年货。记得小时候,生活条件一般,物资也比较匮乏,大多数人家只有在过节的时候才能吃到肉。人们在这一天,会把自家养了一年的猪宰杀掉,自已留一部分,也会卖一部分,开始着手筹备过年的肉食。

二十六,去割肉

“二十七,宰公鸡”。这一天,家家户户要宰杀自家的家禽,还要赶集、采购。与平日购物不同的是,腊月二十七赶集主要是买卖年节的东西,比如鞭炮、春联、香烛、烧纸、牛羊肉、送给小孩子的礼品和饰物等。其实主要也是因为过年迎来送往,要招待很多亲戚朋友,除了猪肉之外,还要准备鱼肉、鸭肉等其他年货。所以,二十七也就成了年货节,大家都会在这一天准备好年货,吃穿用度,一应俱全,当天全国各地的集市都是十分的红火热闹。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中国民间风俗传统,到了腊月二十八这天,无论是发面还是做馍,各家各户都要开始准备主食过年。有些地方,有正月初一到十五是不能蒸馒头的说法,所以二十八这一天要准备好做这些主食所用的发面,等到二十九就可以做各种馒头了。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二十八做好了发面,二十九就要开始蒸馒头了,人们会尽情发挥想象,把馒头做成寿桃、小动物等各种造型,还会再加上红豆、大枣等各种馅料。新做成的馒头,各态各异,仿佛就是一件件艺术品。

大年三十儿

“三十晚上熬一宿”。腊月三十又称除夕,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这一晚,也叫做守岁。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一年的最后一个晚上。这一天,不论你在哪,人们都要敢回家吃团圆饭。包饺子、吃年夜饭,放爆竹等,处处洋溢欢乐的气氛,人们也都期盼着自己在新的一年里,可以有更好的运气和福气。记得以前,除夕晚上必备的节目就是全家看春晚,一家人做在一起其乐融融,很是难得。

显示全文
七夕节有哪些传说故事 七夕节的简短的小故事 过了腊八就是年的童谣 关于腊八节的童谣儿歌 七夕是阴历还是阳历 七夕情人节是农历吗 七夕写给老婆的情书 七夕浪漫语录给老婆 鬼节是怎么来的故事 521表白说说文案 521情人节朋友圈文案简短 鬼节俗称什么节 情人节是怎么诞生的 鬼门大开千万不要去什么地方 三八妇女节女性放假吗 除夕中的除是什么意思 腊八节诗句古诗 压岁钱的来历和吉祥寓意 七夕是怎么来的 鬼节不能出门是真的吗 元旦去海南游玩值得去的地方 农历七月要注意事项精选 大学生植树节放假吗 七夕送女朋友什么礼物好 送给女友七夕节礼物 七夕节的神话故事 鬼节出生的人是鬼王吗 鬼节出生的人叫天胎 腊八蒜的做法其实很简单 为什么腊八吃蒜 美国鬼节是什么时候 美国鬼节是几月几号 日本七夕和中国的区别 日本七夕节的由来和传说 鬼节12点出门要注意什么 女生节有哪些含义 女生节是什么意思 中秋节法定假日几天 鬼不敢欺负的生肖 鬼怕什么生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