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私未必是善行

作者:原创时间:2022-06-15
文档

11月6日,山东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山东省见义勇为奖励和保护条例》,12月1日起正式实施。《条例》中明确规定,见义勇为受益人应当对见义勇为人员及其家庭成员表达谢意、予以慰藉。同时,各级政府及部门应对见义勇为人员及其家庭、子女在基本生活、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

这并不是什么大新闻,但还是有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国人一向认为见义勇为是侠义行为,不收取回报、无私奉献是高风亮节。当然,那都是老观念了,根据现在的社会,给予助人者一定的优惠与回报也并无多大争议。前段时间,在新闻上有看到一则有关公交让座的新闻,说的是一位老人,每天都带几百块钱的红包坐公交车,如果有人给他让座,他就给别人红包。虽然事情不同,但意义是一样的——助人者应该得到好处。

虽然以现实利益来鼓励帮助别人是现在的政策,但其实早在千年前,古人就早有这种意识了。

春秋时期,鲁国制定了一道法律,如果鲁国人在外国看见同胞被卖为奴婢,只要他们肯出钱把人赎回来,那么回到鲁国后,国家就会给他们以赔偿和奖励。这道法律执行了很多年,很多流落他乡的鲁国人因此得救,因此得以重返故国。

后来孔子有一个弟子叫子贡,他是一个很有钱地商人,他从国外赎回来了很多鲁国人,但却拒绝了国家的赔偿,因为他自认为不需要这笔钱,情愿为国分担赎人地负累。

但孔子却大骂子贡不止,说子贡此举伤天害理。祸害了无数落难的鲁国同胞。孔子说:世上万事,不过义、利二字而已,鲁国原先的法律,所求的不过是人们心中的一个‘义’字,只要大家看见落难的同胞时能生出側隐之心、只要他肯不怕麻烦去赎这个人、去把同胞带回国,那他就可以完成一件善举。事后国家会给他补尝和奖励。让这个行善举的人不会受到损失,而且得到大家的赞扬,长此以往,愿意做善事的人就会越来越多。所以这条法律是善法。 孔子还说,子贡的所作所为,固然让他为自己赢得了更高的赞扬,但是同时也拔高了大家对‘义’的要求。往后那些赎人之后去向国家要钱的人,不但可能再也得不到大家的称赞,甚至可能会被国人嘲笑,责问他们为什么不能像子贡一样为国分忧。圣人说,子贡此举是把‘义’和‘利’对立起来了,所以不但不是善事,反倒是最为可恶的恶行。

有时候我也很纳闷,既然圣人千年前就提出了这样的观念,何以后来演变见义勇为、无私奉献的侠义形象呢?从某些方面说,古人的确是有先见之明啊!

显示全文
伪满皇宫小白楼 溥仪私人收藏馆 水乡里的石城 黄河不是中国第二大河 哈萨克族“姑娘追” 马背上的逐爱游戏 源于乡野的美丽 康定元根灯会 勤劳的“门隅人” 活着的千年文物 繁盛一时的“小京城” 重庆中山古镇 鄱阳湖提前进入枯水期 萎缩近四分之三 幼师虐童频发 园丁竟成魔鬼 胡同中的河湖湾潭 青藏高原运动致国土面积减少1平方公里 武汉将建世界最高跨江摩天轮“汉江之眼” 儿伴母游折射的“孝”文化 颁奖晚会星光闪耀 民族器乐电视大赛落幕 儒道佛文化汇聚 中国最美古村贾家古村 满族三大怪 古老的乐器 藏族献哈达的礼仪 簧片乐器“芦笙” 因“盐”而兴 五通桥古镇 刘备招亲与“龙凤喜饼” 四大菜系 苏州评弹 箫的起源说 流浪的二胡 武大郎卖的炊饼 鳜鱼与文学 浅说文人笔下的酒文化 何故四菜一汤 酿酒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