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福州台江区的福寿宫终于得到正名:被确认为摩尼教寺庙遗址。这也是全福州第一座被确认为摩尼教遗址的寺庙。
摩尼教,在中国大地上有着更为广知的称谓:明教。沿着“丝绸之路”旧路从中亚传入中原后,宋代时进入福建地区,并在元末得到大发展。当时福州是传教中心,台江福寿宫应该是明教在榕的第一座寺庙。
由于明朝曾大规模灭明教,因而现今全国范围内遗存难寻。上世纪90年代末,福寿宫披露发现摩尼教寺庙遗址以来,争议不断。因为这里从明代以来,一直以道观的形式存在。两种迥然不同的宗教,如何融合?
近日,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世界宗教研究所等专家为福寿宫正名:这里确是明教寺庙遗址,庙里所藏的“明教文佛”也是全国迄今发现的唯一一尊明教佛像。
发现“道观”主神酷似小孩
福寿宫隐蔽在台江浦西,从外表看这座寺庙极具道教特色:朱红的外墙,飞檐翘角。正殿供奉着道教三十六天尊。
与此同时,寺庙里供奉的主神却不是老子,而是一尊有着披肩长发、面相酷似小孩、脚踩风火轮的佛像。而且
大殿里摆放的两个铁香炉也很有意思,上面刻着“度师真人、明教文佛”字样。
真人,这是对道教祖师的尊称;文佛,又是明教崇拜之佛。2003年,正是这些发现,引起了福州市民宗局政研室原主任李林洲的注意。
难道这里曾是一个明教寺庙?他研究认为,明朝朱元璋害怕百姓利用明教教义起义,故而在全国内取缔明教,因此这座寺庙才用道观的形式做伪装。这点从寺庙正中供奉“度师真人”上就可看出。“真人”常是道教用语,而“度师真人”指的可能是明教中的一个神。此外,从发现的香炉上明确写着“明教”二字,更是铁证无疑。
另外,根据明教教义中对摩尼光佛的形象描述:“四岁出家,十三岁成道降魔”,由此推算摩尼光佛应该是小孩时期成佛。而福寿宫供奉的主神形象刚好有孩儿脸的特征。因为他认为,这里是明教寺庙。
争议 “度师真人”是谁?
但是这个观点,当时并未得到国内专家的认同。持反对意见的专家们认为,这里充其量只能算是受到明教影响的道观。
其中一位专家提出的观点是,“真人”是道教用词,明教属于外来教怎么会用这样的称谓?而“文佛”二字,所指的应该是佛教教义类似的佛。
而只凭借器物上的“明教”二字,也不能做实。因为汉书中有句话,“儒家者流,盖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这里的“明教”也可能是指儒教。
最重要的是,“度师真人”这人到底是谁,关于其身份国内学术界一直没能考证清楚。在福寿宫里也没有发现更多石刻,或者是明教经典。
“当时几乎形成论战。”李林洲回忆,从2003年以来国内学术界对此争论不休,但谁也不能说服谁。
正名 海外文献相印证
尽管争论不休,但国内对于明教的研究一直没有暂停过。转折之机,出现在2009年。
当时宁德霞浦在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在一个名为“上万”的村子里有大量关于明教的石刻、经典,以及关于一位叫做“林瞪”的人的记载。根据族谱,这位林瞪就是宋代在闽传教的主要人士,被封为“度师真人”。
与此同时,海外也有重要文献发现。200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陈进国博士在日本期间,在图书馆里拷贝了日藏明万历《福宁州志》。
里面写到一个关于林瞪的故事,说他是霞浦上万村人氏。在宋朝时期,有一次福州津泰路失火,市民看到有一个人身穿着白衣,手里拿着铁扇把火扑灭,然后留下一句话“我长溪上万林瞪也”。
当时的百姓为了纪念他救火有功,请求为他立庙,文献上写着“乃立闽县右边之庙以祀之”。根据地形来看,福寿宫所在的位置浦西,正是在旧时乌石山外,古时被称为十八洋之一,正在闽县右边。
“度师真人”原来是宋朝在闽传教先人,又有文献记载相印证,福寿宫是明教遗址呼之欲出。
福师大学生 “行为艺术”演绎环保
环保、古诗、微电影、行为艺术作为时下流行的元素,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5月6日,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2010级文秘专业50名学生用他们的创意,将四者融入到“环保”活动中,引来不少人侧目观望。
当天,一群怪人出现在福师大共青团广场。“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一名穿着蓑衣戴斗笠的人,在路旁边垂钓边悠闲地吟诗。另外,还有拿着纸剑乱舞的“剑客”,身穿盔甲的“武将”……
他们的着装看起来十分独特,但是细细一看,却都是一些再常见不过的东西制作而成的。例如“垂钓者”身上的“蓑衣”的主材料是用过的毛笔练字纸,而头顶的“斗笠”则是纸质的手提袋做成的。
现场同学们除了展示自己制作的手工艺品外,还不时向路过的行人介绍这些手工艺品的制作流程。
这些手工艺品分别展现在5部微电影里,由同学们自导自演。微电影中通过各种不同的情节故事来展现同一个主题——环保。现场不少同学将电脑带出来播放了微电影视频,电影配乐更是吸引了更多的行人驻足观看。目前这些微电影还被他们发到微博里,进行下一步宣传。
该活动的负责人林欢解释说,“此次活动分成5个小组,共准备了两周的时间。所有的作品都由宿舍‘出产’的废旧物品改造而成。”
至于为什么要倡导环保。林欢说:“现今环保主题尤为突出,大家对废旧物品的二次利用和环保意识比较差。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我们90后不懂什么是环保。所以我们想通过我们自己的方式来表达我们对环保的理解——变废为宝。”
如此“行为艺术”引来网上不少网友的热议。“全新方式演绎变废为宝,赞喔。”该活动同时也吸引了环保人士的关注。
谜团 福州明教记载很少
近年来,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孟凡人教授、世界宗教研究所副所长金泽教授、马西沙教授等国内权威专家学者连番来榕考察,又发现福寿宫内有一幅清代画卷。
这幅画卷上,大殿石柱上刻着“悟彻灵机群沾法雨,参来妙谛普荫慈云”的对联。如今大殿正中央也有。
此外,画卷右上方的度师真人,头带黄白色方冠,身穿紫色道袍,道袍绣有八卦,胸前领口绣有白色长方框,与在敦煌高昌发现的一幅画着摩尼教选民(神职人员)的人物形象相似,他的胸前都绘着黄底红边方框。
而关于庙里供奉的主神“明教文佛”像也有了新发现,一位美国博士研究发现,佛像脚踩的风火轮是明教中的日月金轮,身上所穿袍子还刻有波斯古文字。
近日,中国社科院等专家正式确认了福寿宫乃明教遗址,且是福州地区唯一被确认的遗址。福寿宫内的主神“明教文佛”是全国迄今发现的唯一一尊明教佛像。
身份尘埃落定,但关于明教还有很多未解之谜。李林洲说,明教在福州的发展,记载很少。林瞪在福州时怎么传教,明代转入地下传播后,如何延续,这些谜团都未得到解开。而且福建属于明教发展最重要的省份,在霞浦、泉州都有实物出土,它们与福州明教之间关系如何,也有待进一步研究。